湿地与森林、海洋并称作全球三大生态系统。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建构的价值高达1.4万美元,是热带雨林的7倍,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。我国高度重视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。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减缓前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把“湿地面积不高于8亿亩”列入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“不断扩大森林、湖泊、湿地面积”,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“增强湿地维护和完全恢复”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严肃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有关拒绝,按照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维护修缮制度方案的通报》关于“完善湿地监测评价体系”的拒绝,2018年局湿地管理司(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还款办公室)对我国境内的国际最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展开了调查,并于日前公布了《中国国际最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》,为我国国际最重要湿地维护管理和遵守《湿地公约》等工作获取了科学依据。目前,我国重新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登录的国际最重要湿地有57一处,范围面积694万公顷,其中内地56一处、香港1一处。这次国际最重要湿地生态状况调查范围为内地的56一处国际最重要湿地,范围面积662.38万公顷,湿地面积320.18万公顷。这次调查,通过现地调查检验和资料查询搜集的方法,调查了国际最重要湿地的面积、水源给养、水质、富营养化、湿地植物及植被、湿地鸟类、外来侵略物种、湿地利用、主要威胁等9方面指标。结果显示,我国国际最重要湿地总体生态状况良好。1湿地面积我国内地的56一处国际最重要湿地产于在21个省(区、市),范围面积662.38万公顷,湿地面积为320.18万公顷,湿地面积占到国际最重要湿地范围面积的48.34%。其中,大自然湿地面积为300.10万公顷,占到湿地面积的93.72%;人工湿地面积为20.08万公顷,占到湿地面积的6.28%。图1:中国国际最重要湿地的分类面积(单位:公顷)按照分类统计资料,56一处国际最重要湿地中,内陆湿地41一处,范围面积596.86万公顷,占到90.90%;近海与海岸湿地为15一处,范围面积65.52万公顷,占到9.10%(图1)。2水源给养状况我国内地56一处国际最重要湿地中,坐落于江河源头区域的湿地有11一处,坐落于河口区域的湿地有10一处,采行人工补水措施的湿地有5一处。2014年-2017年,大部分国际最重要湿地所在区域降雨量保持稳定,降水量呈圆形显著上升趋势的有内蒙古鄂尔多斯、黑龙江兴凯湖、内蒙古达赉湖等国际最重要湿地所在区域,降水量呈圆形显著下降趋势的有黑龙江洪河、湖北洪湖、湖北网湖等国际最重要湿地所在区域。其中,内蒙古鄂尔多斯、内蒙古达赉湖湿地区域采行了人工补水措施,水域保持稳定;三江源区域的青海鄂陵湖、青海扎陵湖,东北林区的内蒙古汗马、黑龙江南瓮河、黑龙江东方红、黑龙江珍宝岛等湿地皆坐落于江河源头,汇流河流水量平稳;湖南西洞庭湖、湖南南洞庭湖、湖南东洞庭湖、江西鄱阳湖、湖北网湖、安徽升金湖、黑龙江三江等湿地坐落于内陆水域,汇水区水量保持稳定,但枯水季留存水无法获得有效地确保;辽宁双台河口、山东黄河三角洲、上海崇明东滩、江苏盐城、广西山口红树林、福建漳江口红树林、海南东寨港等湿地坐落于近海河口水域,除山东黄河三角洲湿地必须从黄河补足淡水外,其他湿地的河流汇水和海水顶托保持稳定。3水质状况我国内地56一处国际最重要湿地中,51一处提供了地表水水质数据,其中水质为Ⅰ类水1一处,Ⅱ类水11一处,Ⅲ类水18一处,Ⅳ类水13一处,Ⅴ类水4一处。4一处海域中,Ⅰ类海水、Ⅱ类海水各2一处。调查表明:Ⅲ类水比重仅次于,并分别向优、差方面依序递增,呈现出正态分布特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