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发布的《雄安新区总体规划》中,关于“水”的阐释,再度让笔者误解到“告诉却不甚清了”“那是很远的阿拉伯的故事”的海水淡化。其中第十条,“建设绿色低碳之城……奠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,以水定城、以水定人,实施最严苛的水资源管理制度……”雄安地处极为缺水的京津冀地区,按照总规“以水定城”的理念,水是新区建设绕行不出的话题。据报,在河北或天津滨海创建海水淡化工厂,通过长距离管道向雄安供水的专题研究早已启动。有统计资料报告表明,截至2017年底,全国已竣工海水淡化工程136个,产水规模118.91万吨/日。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会员登录首页中,我国海水淡化技术走进国门,接续了巴基斯坦、印度尼西亚、文莱、佛得角、吉布提、伊朗等国海水淡化工程。以上也许可以解释,我国经过几十年研发海水淡化,技术层面的问题早已仍然是瓶颈。无论是国际上常用的“热法”与“膜法”淡化方式,还是供应城市用水的大型水厂与海岛船舶用于的小型淡化设备,甚或是横跨一百多公里的长距离供水,以及中西部苦咸水地区的淡化技术应用于,都有很多顺利的实践中。